热点: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阿喾

    2000年,夏普发布了全球首款带有拍摄功能的手机夏普J-SH04,尽管它的出现,在当时并未掀起多大波澜,却在无意中开辟了“手机”与“影像”相结合的新方向。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夏普J-SH04

    2010年,“天才之作”iPhone 4横空出世,这是一款在软硬件上堪称划时代的作品,在影像上,iPhone 4的诞生,让手机拍照摆脱了之前的从属地位,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机抉择的关键一环。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iPhone 4

    2016年,华为发布P9系列,该机配备了后置1200万黑白像素+1200万彩色像素双摄像头,一举拉开了手机多摄的先河。四年后,P40系列发布,计算摄影概念开始流行,移动影像再次迈入新时代。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华为P9

    2024年,华为Pura 70系列带来了新一代超聚光影像系统,它以独特的旋动伸缩镜头结构,突破了对高速场景的捕捉限制,让“瞬间”得以保留,移动影像从此拥有了更大可能性。 

    这是手机进化的二十年,也是移动影像变革的二十年,但说实话,看了这些年的发展,会发现越往后的发展就越平淡。十年前,一提到手机拍照,好像总是有着“无限可能”,哪怕真实表现一般却也斗志不减,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干掉数码单反。

    而真到了可以比肩专业影像设备的今天,却发现大家都深陷同质化泥潭不可自拔,厚厚的镜头大如砖,虽然影像力是强了,但这真的是我们期待中的移动影像吗?如果说这就是未来趋势,那么下一个十年,手机影像又该“卷”向何方呢?

    对于用户来说,好的手机影像只有两点:一是拍摄到、拍得清、拍得好,二是保持轻薄便携的“初心”不变,让“手机”回归到“手机”,不脱离本质。

    这是作为消费者的美好愿景,同样也代表了智能手机影像发展的一种方向,它的核心在于如何突破物理层面的桎梏,以智能手机的形态登上影像高峰。那么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并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就成为了广大厂商需要考虑的事情,而这也正是驱动未来影像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

    现在问题来了,这些趋势又会是什么?对普罗大众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5月22日,2024华为影像XMAGE品牌之夜在上海举行,“温暖的世界——华为影像十二年展”同步开幕,此次影展不仅邀请了影像行业大咖、专家、创作者来到现场,华为终端BG首席执行官 何刚、华为终端BG CTO 李小龙同样亲临现场发表演讲,会上回顾、总结华为影像过去十二年的发展历程,并深度聚焦华为影像未来十年十大发展趋势。

    作为移动影像领域的先行者,华为手机影像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整个移动影像行业不断演进与进步的生动写照。今天,在软硬件协同、芯片优化、云计算以及AI算法等多重技术的综合加持下,华为XMAGE已站在技术革新的前沿,引领着移动影像技术与文化的双重飞跃。

    如果说,移动影像下一个十年会是什么样,追踪华为的技术动向,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去预览整个行业可能的进化路径。

    ①镜头减薄1mm,影像质量不失分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手机镜头越来越厚并非错觉,以目前主流搭载一英寸传感器的手机为例,OPPO Find X7 Ultra机身厚度9.5mm,vivo X100 Ultra机身厚度9.23mm,小米14 Ultra机身厚度9.2mm,考虑到镜头的凸起,厚度还会有新变化。客观来说,相机模组越来越大,不仅影响了手机的外观美感,更重要的是牺牲了用户的握持感与便携性,使得拍摄体验大打折扣。

    影像系统小型化,而不是更大”是华为对于未来影像技术发展的思考,未来的相机不是持续的大,而是更小、更窄、更扁。通过采用新型光学材料、高性能传感器以及精密模组的应用,使得相机的架构设计更为紧凑,从而在更小的模组尺寸下实现相同甚至超越的影像质量。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其实这种技术趋势的转变,在华为Pura 70 Ultra的相机模组上就有体现,Pura 70 Ultra机身厚度为8.4mm,对比上面几款同样搭载一英寸传感器的产品,整体薄了0.8mm-1.1mm,镜头凸起也减薄了1mm左右。我们知道,一英寸传感器的优势之一就是弱光下的成像质量,机身变薄意味着进光量的降低,但华为Pura 70 Ultra却另辟蹊径,通过可旋转伸缩式的镜头,在不增加机身厚度的情况下,搭载更大尺寸的传感器和物理可变光圈,让用户在不同光线条件下也能灵活控制景深与曝光,显著提升了成像质量。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华为在硬件上的另一大创新,就是对长焦端的“高效利用”。手机长焦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只镜头,拍远处的风景,拍“黄金焦段”的人像,用长焦无往不利。所以,今天很多旗舰机习惯在保留5X或者10X长焦之外,多增加一颗3X镜头,这当然不能算坏事,但从设计角度来看,这无疑增加了设备的复杂度和成本,Pura 70 Ultra的“聪明”之处,在于其采用了一颗“远景”“人像”“微距”三合一的长焦镜头方案,既在保证远摄能力的同时,避免了传统长焦模组的笨重,使手机保持轻薄。

    300km/s超高速抓拍,拍得到也能拍得清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算法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推动手机影像走上巅峰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它也是“软硬协同”中“软”的那部分,如果说硬件决定了影像的下限,那么算法无疑决定了影像的上限,而优秀的算法,则可以帮助手机突破光学硬件的限制,为用户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性的同时,也拉近了智能手机与专业影像设备之间的距离。

    XD Motion运动引擎、XD Fusion超清图像引擎、XD Optics计算光学引擎是引领华为XMAGE突破移动影像极限的“三驾马车”,主要用于提升图像的锐度和细节,矫正畸变和色差等光学缺陷,在源头上提升图像的真实性,以及在快速运动或低光环境下也能捕捉到清晰、稳定的画面,确保“不仅拍得到,更要拍得清”。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我们知道,这次Pura 70 Ultra带来了一个新功能——超高速的风驰闪拍,顾名思义,就是定格疾速运动物体的瞬间。超高速风驰闪拍最高能拍摄运动速度在300km/h的高速物体,比如疾驰而过的赛车、高速行驶的高铁,以及羽毛球运动员高速击球的瞬间,并且不限于主摄,长焦镜头同样支持。这意味在不增加厚度的前提下,要实现这种突破光学极限的功能,单纯靠硬件很难拍清晰,这就需要用到XD Motion运动引擎了,在拍照的瞬间,通过一长一短两次曝光结合AI运动矢量计算,实现复原局部运动模糊,最终生成高画质的清晰照片。

    ③长焦/暗光成片率只有20%,何必为难你的双手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根据ZOL用户调研数据显示,在远景或者夜间等复杂场景下,手机用户至少要按动5次快门,才能选出一张让自己满意照片,成片率仅有可怜的20%。很显然,如果提升长焦、暗光下的拍摄体验,突破画质边界,不仅是华为XMAGE影像的技术趋势,也是未来移动影像的发展趋势。

    其实就算没有数据支撑,用户对此也深有体会,手机拍照时,长焦和夜景的成片率低,所谓成片率低,无非是遇到画面模糊、亮度低、色彩失真、噪点多等问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光线不足、稳定性差、对焦精度要求高等等,进而影响成像质量。华为认为,可以借助超稳暗拍系统、高层语义理解、底层图像恢复算法、主摄级长焦模组,高效恢复图像细节,从而突破暗拍与长焦影像的画质极限。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事实上,这种思路并非华为独有,从整个行业来看,长焦或者暗光拍摄始终是痛点场景,从“软硬”多个方面去解决问题,是厂商们的普遍做法。当然,华为的优势在于它确实做出了效果,比如华为Pura 70系列搭载的超聚光夜视长焦系统,通过聚光镜群技术以及长行程滑轴变焦技术实现对进光量、对焦精度的提升,在XMAGE算法加持下,大幅提升了复杂场景下的成片率。

    2000+色彩调校,拍得到也要显得出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所见即所得”,在手机影像领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今天我们也看到了,想要达到所见即所得的境界,绝非易事。一方面,风格化影像大行其道,就算用户在意所谓的“真实感”,也很难不妥协;另外,“所见即所得”未必真的受欢迎,这也是“高饱和战士们”大行其道的原因,除此之外,还原真实,还是一件技术活,它的难度存在于多个维度。

    华为则希望通过软硬件的深度整合以及跨领域的合作来解决问题,比如计划引入超动态的硬件传感器,并与HDR Vivid产业标准相结合,以更好地捕捉和记录高动态范围的光影信息,从而确保拍摄内容的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

    同时,继续专注于在色彩表现力上的提升,在色彩真实还原的领域,华为持续升级自研原色引擎,通过完备的软、硬件配合和P3色域2000+色彩调校,实现色彩所拍即所见,进一步提升照片和视频的色彩表现能力。

    当然,要实现手机拍摄“所见即所得”的效果,这不仅仅涉及到硬件传感器和颜色引擎的升级,还涵盖了从图像捕捉、处理、传输到最终显示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屏幕作为用户直接观察和体验拍摄成果的最后窗口,就深深影响着用户的视觉感受,高素质的屏幕能够准确还原图像的色彩和细节,对于影像创作而言,一致的拍显体验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拍多得,打造沉浸式的动态影像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动态影像一直都是行业热点,但面向未来,打造沉浸式的动态影像才是趋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引入先进的AI视觉处理技术,实时优化每一帧画面,确保视觉效果的同时,通过“一拍多得”的记录形式,同步捕捉时空信息、音频信息,为用户重构拍摄场景,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动态影像体验。

    万千影像风格,只取我专属的这“一瓢”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以往的相机设计倾向于普遍适用性,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力求满足大众的基本拍摄需求。然而,未来华为XMAGE则更加倾向于“影像风格,只属于你”,强调更深层次的个性化创作,旨在为每位用户定制独一无二的摄影体验。

    这不仅仅局限于图像与视频的风格调整,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先进的AI技术实现场景智能化推荐,它甚至能学习并理解用户的偏好,存储这些独特的风格设定,甚至能在不同情境下自动识别并应用个性化风格。

    想象一下,那是手机相机将不仅仅是一件工具,它甚至会成为你的创意伙伴,从基本的风格滤镜到复杂的影像处理,每一张照片、每一个视频都将深深烙印上你的个人特色。

    千亿大模型赋能创作,解锁更多个性化创意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AI大模型爆火,以AI大模型为蓝本的场景、应用和终端开始涌现,智能手机作为AI的优势载体,无疑成为了最佳的变革对象。华为此前发布了盘古大模型3.0,可以为用户提供100亿参数、380亿参数、710参数和1000亿参数的系列化基础大模型,借助基于大模型的内容创作,配合丰富的编辑工具与强大的鸿蒙媒体生态能力,打造基于鸿蒙的个性化内容创作平台,进一步拓宽了创作的边界,让用户在影像制作过程中不仅能够轻松实现个性化设置,还能够编辑分享,使影像创作过程更加有趣且富有创意。

    ⑧大模型小型化,影像创作深度融合AIGC能力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同样地,借助AI大模型的帮助,影像创作将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未来影像创作的重点应对更为复杂的场景需求,而非单一照片的处理,AI与大模型加持的影像创作将更聚焦大模型小型化技术和高性能AI技术的运用,通过在云端、终端两侧部署AI大模型,从而深度融合AIGC能力,最终在视频内容创作上,实现电影级光影重构、虚化转场、后期编辑等高级功能,为作品增添了电影感。

    ⑨多摄多模态,让影像超越人眼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当下,华为Pura 70系列手机可以实现35x微距变焦,让用户可以轻松探索微观宇宙中的奇妙景观。未来,华为手机将借助超微距能力、超光谱相机、新型传感器等多摄多模态能力,捕捉并展现微距世界、更多光频段下的精彩细节,其对信息的捕捉能力,甚至超越了人眼,真正实现“见所未见”的影像变革。

    3年超10亿部,AI浪潮下的新影像

    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

    得益于移动计算的增强、多样化的模型体系、完备的工具链支持,以及行业广泛的创新应用探索,生成式AI手机市场预计在未来数年内将持续高速增长。根据权威调研机构的最新数据,到2027年,生成式AI手机的累计存量将超过10亿台。在此背景下,如何最大化利用AI技术,是移动影像需要面临的改变。

    目前最普遍的思路,同时也是趋势,依旧是端云结合,通过利用高效的端云协同机制,手机可以实现AI云增强以及AI修图等功能,与此同时,端云结合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本地用户隐私信息,从而开启一个既智慧又安全的影像新时代。

    最后:

    以上就是来自华为XMAGE“新十年”十大影像技术趋势,大家觉得在今后10年内,哪些会成为行业主流呢?

    总的来说,在数字化时代,影像作为一种强大的沟通语言,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华为XMAGE新十年影像技术,不仅是对现有技术边界的又一次跨越,更是对影像文化与人类情感连接的深刻洞察。

    当下,XMAGE影像在软硬件一体化、AI算法优化、光学设计创新等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技术赋能,为用户带来更高的创作自由度和作品表现力,让每一张照片、每一帧视频都能讲述更加生动、细腻的故事,也让更多人的声音和故事得以被听见、被看见。

    面向未来,华为同样在积极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协作的影像生态,通过鼓励全球用户参与创作,共享智慧成果,为整个移动影像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我们热切期待更多厂商的加入,共同推动这场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影像的“文艺复兴”浪潮。

    另外,这枚镜头还支持5cm最近对焦距离、35x微距变焦,以及200倍变焦范围,不仅让用户可以轻松探索微观宇宙中的奇妙景观,还能将远处的风景清晰拉至眼前,让用户体验再次全面升维。

    近日,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发布的《生成式AI手机产业白皮书》指出,受益于强大的移动计算平台,丰富的不同体量的模型矩阵,完整的配套工具链以及产业各方积极的应用探索,生成式AI手机将在未来几年保持高速成长。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这份华为XMAGE的“未来宣言” 是移动影像的引航灯塔https://mobile.zol.com.cn/873/8738639.html

    mobile.zol.com.cn true https://mobile.zol.com.cn/873/8738639.html report 10512 2000年,夏普发布了全球首款带有拍摄功能的手机夏普J-SH04,尽管它的出现,在当时并未掀起多大波澜,却在无意中开辟了“手机”与“影像”相结合的新方向。夏普J-SH042010年,“天才之作”iPhone 4横空出世,这是一款在软硬件上堪称划时代的作品,在影像上,iPhone 4的诞...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1页:华为发布移动影像十大趋势
    • 猜你喜欢
    • 最新
    • 精选
    • 相关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 热门手机
    • 新品上市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