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样是1300万像素,清晰度一样吗?
随着手机发布会越开越多,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手机厂商的口号喊得越来越亮,功能越说越全,可就是实际使用感觉差点意思。手机行业天花乱坠的广告让人云里雾里,各种各样的名词也让手机变得神乎其神。实际上真的如厂家宣传的那样吗?就让今天的盲测来为大家揭晓答案。
广告仅供参考 手机盲测出了点小意外
·拍照:同样是1300万像素,清晰度一样吗?
手机拍照功能从10万、30万像素走到今天早已突破千万,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俨然成为标准配置。虽然像素高不代表手机拍照效果一定好,但是仍然挡不住大家追求高像素的热情。如果像素一样,手机拍照效果就一样吗?同样像素的手机却不一定同样清晰,不信你们往下看。
本环节测试选择了四款不同品牌的最新机型,主摄像头官方参数均为1300万像素。测试场景如上图所示:近距离拍摄可以排除环境的干扰(最近雾霾天不适合室外测试);测试用的假花有明显的纹理容易看出效果;光线充足可以避免高感对画面纯净度产生影响;放置在脚架上可以保证拍摄的稳定。
四款手机在1300万最大像素时照片比例均为4:3,在同一位置拍摄并选择相同对焦点。如下是四款手机拍摄的测试样张细节100%截图。
四款1300万像素手机分辨率对比
由于本次测试为盲测,所以在此不公布测试手机型号,分别以测试机型A、B、C、D代替。对比四款手机细节100%截图不难发现,四款手机虽然像素都是1300万,但样张细节分辨率表现差别比较大。有的机型能够看出明显地锐化痕迹(如测试机型A),有的机型拍摄效果比较柔和(如测试机型C),而有的机型则能看到明显的涂抹痕迹(如测试机型D)
仅就测试场景来说可以看出,选择手机摄像头时不能只看像素数值,拍照分辨率表现和手机内部的算法以及镜片结构等都有关系。
2闪拍:号称0.X秒闪拍,真有这么快?
·闪拍:号称0.X秒闪拍,真有这么快?
“0.X秒快速对焦”、“XX对焦技术,极速抓拍”,类似手机拍照功能宣传语屡见不鲜,说实话,把手机买回家后,并没有多少人会较真测试真实的对焦速度有多少,主要原因呢一是没有测试环境,二是差的不多没必要纠结。正是这样的心理才让不同品牌手机都拿对焦速度快当买点,究竟有多快呢?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测试视频大家就明白了。
为了体现本次盲测的精神,视频中所有手机边框均被虚化。笔者特别挑选了四款在官方宣传中提到了可以快速对焦的手机,官方宣传对焦速度分别在0.1秒到0.2秒不等。
四款手机对焦速度实测
四台手机均在相同的、光线充足环境测试,每台手机测试三次并分别录制视频。后期通过视频时间计算出合焦时间并取平均值。
从视频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到,虽然四款手机官方宣传的对焦速度都很快,但实际测试中没有一台手机能够达到0.1秒对焦速度,四台手机中最好的表现仅为0.35秒。虽然0.1秒和0.35秒之间的差距在正常拍摄中很难判断,几乎都是一瞬间对焦成功,但我们可以看到要想达到官方实验室0.1-0.2秒对焦速度测试效果在本次测试中并不容易。
3充电5分钟,到底能通话几小时?
·快充:充电5分钟,到底能通话几小时?
第三项测试让我们来“拷打”快充功能。伴随着人们对手机依赖越来越高,手机电池也变得不够用了,原来的几天一充到现在一天一充再到有时候一天几充,电池电量一定时手机充电速度就变得至关重要。许多手机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快充”技术,原理暂且不论,口号可喊得震天响。充电5分钟,到底能够通话几小时?是不是快充还得拿数字说话。
为了测试快充功能,笔者挑选了四款不同品牌官方宣传中有快充功能的手机,每台手机先持续耗电到自动关机。接着分别使用四款手机原装充电器进行充电,计时5分钟看能电量能到多少。接着关闭WiFi、移动数据网络、NFC等功能,进行通话测试直到再次自动关机,分别统计通话时长。
为了模拟正常通话环境,笔者在另一台打入电话端循环播放同一首歌曲,歌曲音量和手机端通话音量都固定在一个合适值。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了数小时的连续测试。
充电计时5分钟
经过了7、8个小时的连续通话测试,四台手机通话测试完毕均自动关机。笔者将测试后的数据整理成图标,请参加下方。
可以看到,除了第二台手机表现比较糟糕,一分钟快充仅充到1%电量,并且实际通话时间只有约13分之外,其他三款手机都比较给力,通话时间在1小时到两小时不等。
虽然仅充电5分钟三台手机通话时间都比较给力,但总体来看,真正能够做到充电5分钟通话数小时的仍只是少数机型。通过这项对比不难看出来,虽然都标称快充,但实际使用起来差别还是比较大的。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品牌都有类似“充电XX分钟,续航XX小时”的宣传口号,但并未标明是在何种环境、通过运行哪些应用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样的做法有些含糊其辞,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实质的参考。
4身高:揭秘真实厚度,真有那么薄?
·身高:揭秘真实厚度,真有那么薄?
试想一下,一台手机官方参数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应该是厚度吧。如今的大屏手机为了追求更好的手感,机身背面往往做成弧形,最薄处和最厚处相差不少;而有的手机机身做薄但会摄像头凸起,厚度也会出现标注不明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实际测测,看官方数据到底有多少猫腻。
厚度测量使用电子游标卡尺
厚度测试选择另外四款手机,为了准确起见四款手机分别选择三个位置测量:机身中部、机身底部和加主摄像头的厚度。测试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每次测量前清零,准确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事先对手机表面进行清理。以下是四款手机实测数据和官方参数对比。
※注:以上所有数据均为手工测量,存在一定误差
在笔者测试的不同品牌的四台手机中,除了“测试手机B”的测量厚度(最厚的地方)和官网给出的厚度相近之外,其余三款手机在厚度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出入。排除摄像头凸出造成的厚度增加,机身厚度官方和实测数据相差可达0.4毫米之多。
本次测量为盲测,但可以告知大家的是,笔者挑选的四台手机包括了国产和国外品牌的最新机型,由此可见我们使用的其他品牌和型号的手机可能也会存在或多或少厚度虚标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亲自测试一下。
写在最后:
拍照、对焦、续航、厚度,这四种看似常见的手机功能和参数其实里面门道多着呢。当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时,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只看宣传。强烈推荐大家在选择手机时要去线下体验店去亲自测试,而不是仅在官方看广告宣传和参数,相信这样一来大家一定能选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手机。购买手机,有时候广告仅供参考。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