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to Z/Z Force详细评测
联想在6月的Tech World上公布了旗下Moto品牌的全新机型系列——Moto Z,用来代替之前的Moto X家族而成为旗下的旗舰机系列,后者两三代并没有多少改变的设计也被前者完全颠覆,并且首次加入了模块化的概念。
写在国行上市之前 Moto Z/Z Force详评
本文编译自AnandTech 《The Motorola Moto Z & Moto Z Force (Droid Editions) Review》,部分图片来自Engadget。
AnandTech这里的评测机为Moto跟美国运营商Verizon合作的Droid版本,摄像头下的logo也为“DROID”,而国行版本为“moto”;根据联想移动业务集团联席总裁陈旭东的微博消息,Moto Z系列将于9月6日在国内发布。
既然定位于旗舰机,Moto Z与Moto Z Force都搭载骁龙820处理器,搭配4GB LPDDR4 RAM,两者都有32GB/64GB存储容量可选(UFS 2.0 NAND),同时支持microSD存储卡扩展。而屏幕上这一系列也采用了不同于X上的LCD的AMOLED屏幕,均为5.5英寸2560x1440分辨率,支持广色域与标准RGB两种显示模式。
Moto Z/Z Force参数对比(图片来自Engadget)
此外两者都支持前置位于HOME键上的指纹识别传感器,造型为比较独特的方形,不过也是除了圆形之外比横置的椭圆形更加适合接触和识别的形状。其中Moto Z搭载2600mAh容量电池,而Moto Z Force搭载3500mAh容量电池,两者都具备Moto最新的TurboPower快充技术(输出功率15W/30W);虽然Moto Z系列并不支持防水,但Moto Z Force具备疏水纳米涂层能够防止意外泼溅和淋雨。
拍照上Moto Z采用搭配前置闪光灯的500万像素自拍摄像头,以及搭配激光辅助对焦的13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CMOS为索尼IMX214,并且拥有f/1.8的超大光圈和光学防抖;而Moto Z Force后置升级为2100万像素,CMOS为具备深槽隔离的索尼IMX338,同时拍照模组具备反差、相位、激光辅助的混合对焦技术。
2设计:5.19mm又见最薄手机
设计:5.19mm又见最薄手机
设计上Moto Z与Moto Z Force相比之前的Moto X系列属于完全不同的风格,说颠覆并不为过;回顾一下Moto X的设计,相信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那个基于庞大手掌数据采样的弧形后壳;Moto Z系列却一反这样的定位而更加偏向科技感,平直的机身后壳设计也是为了Moto MOD模块的方便。
Moto Z(图片来自Engadget)
与Moto X同样显著的区别还来自于正面的底部边框,Moto Z系列机型为了方形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在这儿留了不小的空间;除了指纹识别,HOME键还提供双击解锁和双击锁屏的功能。HOME键两侧还各有一对麦克风与红外动作传感器的组合,后者用来辅助第一代Moto X上就出现的Moto Display功能。
Moto Z HOME键支持指纹识别(图片来自Engadget)
反观正面,Moto Z与Moto Z Force有些许设计上的不同,Moto Z的屏幕保护玻璃呈2.5D效果,加上边框同样为弧形,因此过渡手感很顺滑;而Moto Z Force为了防摔的特性,屏幕保护玻璃完全嵌进了边框的保护当中,比Moto Z更厚的边框上还设计了一道棱线来增加抗冲击能力。
Z与Z Force玻璃与边框融合方式不同(图片来自Engadget)
还有一点或许是你未曾注意的是,Moto Z这次采用了极薄的机身设计,仅有5.19mm(上次说到世界最薄手机是什么时候了……),而Moto Z Force为6.99mm。至于标志性的Moto Maker定制,Moto Z就不如X系列丰富了,只有黑白面板、后壳颜色、边框和摄像头装饰圈的颜色可定制。
Moto Z与Z Force厚度对比(图片来自Engadget)
3模块化:强磁吸附可热插拔
模块化:强磁吸附可热插拔
Moto Mods是Moto Z系列的灵魂,不同于LG G5那样需要连电池一起整个更换的模块,Moto Mods可以热插拔,并且像谷歌Project Ara一样利用强磁场吸附于Moto Z系列的机身上。当某个Moto Mods吸附于机身之上时,手机会给出震动和声音提醒来确认安装成功;安装诸如移动电源外壳这样的模块系统内也会显示充电信息。
强磁场吸附的不易脱落、不用拆电池的热插拔以及软件整合都为Moto Z的模块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Moto Mods(图片来自Engadget)
目前Moto国外官网提供的模块有79.99美元起的JBL SoundBoost音箱,299.99美元起的Insta-Share微型投影仪,59.99美元起的Incipio offGRID电池后壳,以及19.99美元起的皮革、木质等材质的保护壳,也多少能帮你找回点Moto X时代Moto Maker定制的影子;总体来看,功能性配件和装饰性配件面面俱到,有的配件还有单独的设计师或者时尚品牌合作的版本,比如TUMI和kate spade。
以JBL的外接音箱为例,它具有两个功率3W的27mm直径发声单元,背部带橡胶腿的铝制支架可以轻松实现“影院模式”,除此之外它还自带1000mAh容量电池可以提供长达10小时的熄屏音乐播放。
JBL SoundBoost音箱(图片来自Engadget)
JBL SoundBoost音箱(图片来自Engadget)
而目前最贵的模块莫过于Moto自己推出的Insta-Share投影仪,虽然仅有11mm厚、125g重,却可以投射最大70英寸的画面,不过50流明的亮度和400:1的对比度以及854x480的分辨率注定了它只能在比较暗的环境下使用;Insta-Share自带的1100mAh容量电池可以提供1小时的投影,加上Moto Z/Z Force本身的电池,预计可以使用2.5小时~4小时左右。当连接Insta-Share时,Moto Z会跳出调节投影仪亮度和梯形角度的菜单。
Insta-Share投影仪投影效果(图片来自Engadget)
像LG Friends一样,Moto同样开放了Moto Mods Development Kit来拉拢合作伙伴。
4屏幕:2K分辨率 双色彩模式
屏幕:2K分辨率 双色彩模式
亮度上,Moto Z的最高亮度为350尼特,类似同样为AMOLED屏幕的Nexus 6P或者魅族PRO 5,比LCD屏幕稍暗,由于技术区别和没有背光灯的加入,这也是AMOLED屏幕的一贯特性。此外Moto Z拥有的亮度自动增强功能可以使其在强日光下这种场景当中最高亮度达到504尼特,接近Galaxy S7 edge,室外可视效果与LCD屏幕不相上下。
Moto Z最高亮度对比主流机型(图片来自AnandTech)
屏幕色温7080k,相比标准6500k略偏冷,已经是很接近和理想的显示水准。
虽然选择了AMOLED屏幕,Moto Z系列还是准备了两种显示模式——为标准RGB空间校正的“标准”模式以及色域更广的“鲜艳”模式。标准模式下,ΔE2000仅有3.3,由于色温调校的原因稍有偏蓝,但整体属于理想的合格水平。
sRGB模式下色彩偏差很微小,而鲜艳模式下则比较明显,特别是蓝色更加过饱和。
总的来说,ΔE2000在3左右的Moto Z“标准”显示模式下具备不错的色彩准确度,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视角也与一般的AMOLED屏幕旗舰机无异,稍偏冷的色温对于“鲜艳”模式下的色彩稍有影响,但总体来说已经处于不错的显示水准。
5拍照:Moto Z Force表现拔尖
拍照:Moto Z Force表现拔尖
拍照上Moto Z采用搭配前置闪光灯的500万像素自拍摄像头,以及搭配激光辅助对焦的13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CMOS为索尼IMX214,并且拥有f/1.8的超大光圈和光学防抖;而Moto Z Force后置升级为2100万像素,CMOS为具备深槽隔离的索尼IMX338,同时拍照模组具备反差、相位、激光辅助的混合对焦技术。
Moto Z/Z Force拍照硬件对比
样张对比,从上到下依次为Moto Z、Moto Z Force、iPhone 6s Plus以及三星Galaxy S7所拍摄;
焦距:4mm 光圈:1.8 ISO感光度:50
曝光时间:1/1667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mm 光圈:1.8 ISO感光度:50
曝光时间:1/1471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mm 光圈:2.2 ISO感光度:25
曝光时间:1/1479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mm 光圈:1.7 ISO感光度:50
曝光时间:1/3280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首张日光下样张,Moto Z Force曝光白平衡表现不错,而Moto Z在光圈和ISO跟前者相同的情况下快门速度稍高导致画面稍欠曝,并且放大来看高像素的Z Force细节更佳,与三星Galaxy S7这样的旗舰相当,并且拥有不错的紫边控制。
焦距:4mm 光圈:1.8 ISO感光度:50
曝光时间:1/990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mm 光圈:1.8 ISO感光度:50
曝光时间:1/943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2.2 ISO感光度:25
曝光时间:1/1115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1.7 ISO感光度:50
曝光时间:1/2104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第二张日光下样张不同于第一张的天空草地,着重表现暖色,除了三星Galaxy S7有些过量使得红色饱和度有些降低,几乎四款手机都很难察觉到曝光和色彩上的差异;而细节上2100万像素的Moto Z Force最佳,1200万像素的iPhone 6s Plus先天不足,但反过来说从砖墙面来看除了iPhone之外的机型几乎都做了降噪处理,这也影响到了本来一些高像素机型的细节保留。
焦距:4mm 光圈:1.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13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mm 光圈:1.8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12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2.2 ISO感光度:64
曝光时间:1/4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mm 光圈:1.7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7 曝光补偿:EV 白平衡:自动
夜景样张,三星Galaxy S7表现最佳,曝光色彩细节都很不错,Moto Z Force次之,虽然画面没什么噪点,但建筑表面稍过曝且细节不足。
总的来说,Moto Z系列的两款机型当中Moto Z Force可以算是目前拍照最佳的机型之一,除了在弱光下稍弱于三星Galaxy S7之外,光照条件好的场景下还是比后者更好一些。而Moto Z的IMX214毕竟有些老了,所有场景表现都不如Moto Z Force,较低的像素和过重的降噪处理使得细节保留有些不足,但曝光和色彩调校上拥有与前者几乎相同的良好表现。
6拍照:更多Moto Z样张
更多Moto Z样张:
7拍照:更多Moto Z Force样张
更多Moto Z Force样张:
8性能:存储性能拔尖 APP启动更快
性能:存储性能拔尖 APP启动更快
至于性能,关于骁龙820就不多介绍了,直接看跑分吧。
系统项PCMark,分别为网页浏览、照片编辑、文字处理、视频播放这样的比较贴近日常的任务,综合反映CPU、GPU、RAM和存储的性能,毫无疑问Moto Z表现很出色,甚至好过其他骁龙820机型。
PCMark总分(图片来自AnandTech)
而存储性能上,Moto Z的表现依然好过大多数旗舰机,测试机采用的是32GB三星KLUBG4G1CE-B0B1 UFS 2.0 NAND存储芯片,与骁龙820版本的三星Galaxy S7相同;硬件相同的条件下前者依然好过后者,可能是Moto对此作了提升内部存储读写速率的软件优化。
AndroBench 4.0随机读取(图片来自AnandTech)
AndroBench 4.0随机写入(图片来自AnandTech)
AndroBench 4.0顺序读取(图片来自AnandTech)
AndroBench 4.0顺序读取(图片来自AnandTech)
9性能:GPU新驱动性能盖过同级
GPU方面,GFXBench 4.0版本新增了新的高阶测试场景Car Chase,桌面平台要求支持OpenGL 4.3,Android平台则要求支持OpenGL ES 3.1以及Android Extension Pack特性。
Car Chase测试通过调用硬件曲面细分、几何和计算Shader以及ASTC纹理来加大测试压力。该测试使用两种曲面细分来渲染更逼真的场景,增加了背景部分的岩石、高山等物体的细节和基于硬件曲面细分的场景特性。渲染光滑的汽车表面则是通过贝塞尔曲线和自适应曲面细分来实现的,同时它们也使得视角更加细致。
GFXBench 4.0 Onscreen测试(图片来自AnandTech)
GFXBench 4.0 Offscreen测试(图片来自AnandTech)
Offscreen统一1080p分辨率模式下所有骁龙820机型都有18fps左右的成绩,而Moto Z甚至略高出一些
3DMark Sling Shot 3.1测试(图片来自AnandTech)
10续航:电池容量制约Moto Z
续航:电池容量制约Moto Z
至于续航,由于采用超薄设计,Moto Z内置2600mAh容量电池,而Moto Z Force则内置3500mAh容量电池;在PCMark的电池续航测试里,同为200尼特的各款机型当中Moto Z Force的续航还是比较拔尖,而Moto Z由于电池原因并不突出,比电池容量更大(3000mAh)的华为P9、HTC 10以及三星S7稍弱。
PCMark续航测试(图片来自AnandTech)
网页浏览的续航测试结果也与上面类似,总的来说这与屏幕大小以及电池容量有关,5.5英寸、2600mAh容量的Moto Z并不占优,而更大电池容量的Moto Z Force比较突出。
模拟游戏的续航,Moto Z以及Z Force的成绩都在3小时左右;当然也不能光看时间,如果从整个过程的平均帧率来看,续航排名靠前的几位都是“不怎么动弹”的,也就是说更低的帧率、更低的像素计算和渲染量自然省电。
GFXBench 3.1续航测试(图片来自AnandTech)
GFXBench 3.1续航测试平均帧数(图片来自AnandTech)
既然说到帧率了,不如来看看长时间下的帧率稳定性,也就是是否存在降频问题;测试场景为GFXBench Manhattan ES 3.1的循环,Moto Z与Z Force前者在7分钟后开始降频降帧率,在18分钟时降至稳定帧率并且保持到测试结束,降幅28%。而Z Force则从12分钟开始降频,37分钟时才降至稳定,降幅21%;AnandTech举了个例子说HTC 10帧率降低了35%,骁龙820版三星S7 edge从第8分钟开始降了33%,最终稳定在8fps。
GFXBench 3.1续航测试帧数稳定性(Moto Z)(图片来自AnandTech)
GFXBench 3.1续航测试帧数稳定性(Moto Z Force)(图片来自AnandTech)
Moto Z两款机型都支持TurboPower快充技术,其中Moto Z采用15W输出的充电器,而Moto Z Force搭配了30W输出的充电器;从最终结果来看,前者充满耗时105分钟,后者耗时92分钟。
Moto Z Force充电曲线(图片来自AnandTech)
11总结:最易实现模块化的手机
总结:最易实现模块化的手机
Moto Z/Z Force详评(图片来自Engadget)
Moto Z系列一改几年来(X系列)统一的设计、保守的功能、合适的价格这些老套路,转而拥抱模块化,借助一些小小的吸附性配件来让智能机代替一些以往更加不可能代替的设备,比如大功率外放便携音箱和卫星投影机,“附加配件”意味着不需要付出太高成本,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预算按需索取。
核心硬件层面,两款Moto Z机型都可以算作是旗舰机行列,Moto Z Force更加名副其实;在配置的背后也可见Moto的优化功力,不仅存储性能出色,最新的GPU驱动也让Adreno 530的表现比同为骁龙820平台的其他机型更好,拍照水平更是在硬件更好的Z Force上达到了抗衡S7的水准。
至于Moto Z系列为了模块化所作出的取舍体现在了手感上面,两款机型当中特别是超薄的Moto Z的机身厚度与全平的后壳都不足以带来跟以前Moto X系列那样好的手感。不过更薄的设计也给了Moto Z良好的散热以助于骁龙820的全力发挥。
最后,Moto Z采用的模块化方式显然有谷歌Project Ara的影子,实现方式上同样借助强磁场,同时支持热插拔,在模块化更极端的Ara上市之前和LG G5尚需要拔电池来实现模块化切换的如今是最易实现和最易接受的模块化方式。至于这种形式是否会成功,用户是否会广泛接受外出携带一个模块而不是一个单独的音箱、移动电源、投影机之类的来在更便携的同时实现后者的部分功能,只能交给时间来证明了。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