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市面上90%以上的手机采用的都是传统ERM马达,也就是偏心转子震动器。它模拟一个点击的触觉反馈动作,需要耗时100到200毫秒,如果需要快速重复点击,这种马达就会产生明显的迟滞感。并且这种马达很难体现出震动的强弱,所以震动反馈体验十分不理想,搭载这种马达的手机一般只能满足用户对于震动提醒功能的需求。
针对ERM马达所出现的问题,业界才研发出了线性马达(LRA)。这种马达可以产生带有方向的震动,并且从静止到最大震动幅度的时间相比传统转子马达要迅速非常多。我们以苹果的Taptic Engine为例,一般手机转子振动马达达到满负荷需要至少10次振动,而Taptic Engine仅需要一个周期就能快速启停,并且完成一次基础震动所耗时间仅为10ms。为什么说是基础震动,因为这个震动器能根据需求调整震动的幅度,从而带来强度不同的震动感受。
从体验上来讲,传统震动器模拟一次按键的震动反馈,手机会发出短暂的“嗡”声,震动感受就像在筛糠, 质量越差的震动器,这种感受越明显。而采用线性震动器的手机,当我们按下虚拟按键,手机会有十分短促的震动,类似按键按下的感觉,而当手离开虚拟按键,机器又会以一个更加轻微的震动给出反馈,这便是模拟了键帽按下以及反弹的全部过程,甚至将两个行程不同的震动感受也反馈出来,十分逼真,能给人一种实打实按下去的踏实感。
通过线性震动器优良的震动性能,目前手机的震动回馈不仅限于按键触觉模拟,还能模拟出人类心脏的跳动,以及拨动时间转盘时,每经过一个刻度而引起的机械振动。像前不久魅族发布的15系列手机,就采用了mEngine震动马达(线性振动器)。
从几代iPhone线性振动器的演进可以看出体积越来越大,带来的触觉反馈体验也越来越好
为了获得极佳的触觉反馈感受,手机厂商还再不断增加触觉引擎的体积。因为体积越大,内部震动质子的行程就越大,能够带来的震动感受也就越明显,从而便能模拟出更多且更逼真的触觉感受。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浅谈手机触觉反馈技术为啥发展缓慢//mobile.zol.com.cn/687/687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