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有史以来最轻薄的Surface
产品:Surface Pro X(SQ1/16GB/256GB) 微软 笔记本电脑对需要移动办公或者说轻办公的人群来说,最为常见的场景是由手机接收工作需求,却无法继续用手机完成工作处理。“轻办公”的定义恰巧介于轻巧的手机无法完成,而传统的笔记本又太过笨重不便之间。便携与性能、重量的矛盾始终是限制传统轻薄笔记本发展的屏障。不仅是PC市场,普通消费者也需要一款超轻薄的笔记本产品来填补轻办公场景的空白。
想象一下在人潮拥挤的机场大厅、闲适慵懒的午后咖啡馆、要处理紧急工作要求的交通工具上,或者是预想到会有工作安排的出行,我们对轻薄设备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无非是轻薄的机身重量,随时在线的网络连接能力,持久的续航能力以及支持多任务处理的性能。对于苦于”轻办公“需求的人群来说,微软Surface Pro X是上述场景下轻办公最佳的选择之一。
01 便携升级 轻薄提升生产力
“X”大多是科技公司致力探索与进取的“划时代”产品,而Surface Pro X更是从命名就可以看出高通和微软基于高通骁龙计算平台联合研发SQ1处理器,并希望通过骁龙计算平台和这款产品来革新PC行业的决心。
Surface系列产品出色的工业设计一直以来都为人称道。Surface Pro X配备了13英寸的触控屏,机身仅有7.3mm,重774克。参考当今多数智能手机的厚度,就能知道Surface Pro X作为一台笔记本电脑,将轻薄进行到何种极致。
机身的中框与弧角过渡圆润,以平板模式手持时,最能展现其轻柔的手感。在Surface Pro X上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左右边框收窄,同时上下边框宽度对称,“屏占比”的优势就呼之欲出。包括摄像头、红外识别等元器件隐藏在上边框中,使得上下边框的宽度更大,但带来的则是Windows Hello面部识别,提供安全的登录方式。
关乎日常使用体验的部分莫过于按键、充电口以及接口拓展性,在这三点上可以说Surface Pro X在所有轻薄电脑中还算不错:左侧为音量控制与两个 USB-C 接口(支持外接 4K 显示器),这意味着配合拓展坞使用,就可以满足用户更为多样化的连接和显示需求;右侧是电源按键与磁吸式的Surface Connect电源接口。值得注意的是,扬声器的位置设计在屏幕顶部的左右两侧,影音体验更为立体。
但笔者认为最能打动用户的一点还在于Surface Pro X背面的SIM卡槽。这款定位轻办公的笔记本除了支持业界领先的Wi-Fi和蓝牙解决方案外,骁龙计算平台还把很多智能手机中的功能拓展至了PC领域,例如得益于SQ1处理器中集成的骁龙X24 LTE调制解调器能够为Surface Pro X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 4G LTE 连接。相较于WiFi连接和热点分享,用户只需在背面的SIM卡槽中插入4G手机卡,打开电脑就能马上连接到安全、快速的4G网络的感受自然更能触碰到用户“爽点”,这也是骁龙本所崇尚的“始终在线,始终连接”的电脑使用体验。
此外,阻力感极强的机身支架继承了优良的传统,Surface Pro X的支架最大开合可以达到165°,基本能够覆盖所有室内室外的使用场景;整机由氧化铝工艺打造出哑光机身,赋予产品以高级感以及一丝沉稳的商务属性。
诚然 ,微软Surface Pro X突破性的机身减薄以及随时可在线的网络连接某种程度上营造出"X"的未来感,但与外接键盘“合体”后这本轻薄笔记本才算完整。得益于骁龙计算平台的超低功耗,Surface Pro X能够实现轻薄无风扇的设计,即使算上键盘与触控笔,整机加起来还不到 1.1kg,无论是应对通勤还是移动办公,都足够轻薄便携。
还有一处更具未来感的设计则是触控笔镶嵌在键盘盖中,键盘同时是整个机身的保护套,并且触控笔可以磁吸在键盘凹槽中,既能实现隐藏又能无线充电;并且键盘可以磁吸在机身上抬升高度,触控笔也可磁吸在屏幕边缘放置,一体化的集成设计与磁吸时“咔哒”一声的清脆,让人难以忘怀。
02 独一份的轻薄 由骁龙计算平台开启
之前也谈到,微软与高通联合定制研发的SQ1处理器是这款轻薄本的特别之处。对,就是为智能手机供给芯片的高通,也是将智能手机中的一些优质体验扩展至计算平台。即开即用、功耗控制、多任务处理、4G联网以及超长续航,诸多智能手机的特性让Surface Pro X天然适合移动办公。但要论及这款笔记本何以如此轻薄,还要从计算平台说起。
SQ1处理器基于高通骁龙8cx计算平台,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优化,具有更加出色的CPU、GPU和AI性能,能够为轻度办公用户随时随地提供可靠地生产力。对于”轻办公“来说性能已经足够强。同时ARM架构处理器拥有低功耗与长续航的特点,使得Surface Pro X直接采取了无风扇设计,进一步简化了内部构造与整机重量,使得便携性与”轻办公“需求相吻合。
谈及性能或者说生产力,笔者认为评价的基准取决于使用人群的需求。
首先Surface Pro X运行完整的Windows 10系统,即支持完整的Office办公全家桶以及32位的Windows桌面应用。实测微信、钉钉、爱奇艺、网易云音乐等常用的软件都已经适配完成,甚至你还可以安装32位的Photoshop使用。
再者面对诸多需要网页端登录的场景,例如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编辑,Surface Pro X的优势是绝对的。它是一台能够轻松胜任文字编辑和多任务协作的轻薄便携PC,并且基于 ARM 计算平台的低功耗能够打消用户对于续航的担忧;同时对于那些需要处理邮件、表格文档以及视频会议的商务人士,Surface Pro X就代表着生产力,并且轻薄与便携进一步加深了这层属性。更进一步说,Surface Pro X的出现所代表的意义不是”一步登天“取代传统的笔记本,而是由精准的场景需求切入,达到”小而美“的功能体验。
并且Surface Pro X同时支持触控板与触控笔,其屏幕同样可触摸,能够最大程度上覆盖有图画或者触控用户的需求,将传统笔记本无法深入的场景用一款设计精良并且低功耗的骁龙本实现全面覆盖,才是Surface Pro X出现的意义。
03 关于生产力的上手体验
当然笔者作为文字编辑,对于Surface Pro X的续航、文字处理以及多任务的功能感知更为直接,上手体验部分也主要会围绕这些部分展开。
由于骁龙计算平台的功耗针对高性能和待机状态进行了优化设计,一次充电可以获得数天的电池续航,其中官方给出的Surface Pro X最长续航是 13.5 小时。实际上Surface Pro X的屏幕亮度有多个功耗层级,根据使用条件不同,续航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讲,在网页浏览和文字编辑为主的轻度办公情况下,拥有3:2 屏幕比例以及 2888 × 1920 分辨率的Surface Pro X足够支持8小时左右的使用,这个使用时长也足够覆盖大多数办公场景。
在面对一些视频应用时,”默认推荐“的电池模式下,一部两小时在线电影观看耗电量约为29%;Surface Pro X 标配 65W 快充,根据官方数据是 1 小时充电 80%,用官方的充电套装也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对于文字处理来说,Surface Pro X 的键盘的”亲肤“质感较为趁手,在敲击时巧克力键盘实际是有点悬浮的感觉,使得每次反馈不会感觉像是敲击到钢板上。同时触控板的存在让这部轻薄骁龙本可以抛弃鼠标使用,这两点对于经常码字或者出差的人群来说极具实用性。
此外,对于软件支持以及多任务处理这一点上,用户则完全可以将之视为普通的“Windows”电脑,不过软件生态也确实需要进一步加强;还有Windows Hello 人脸识别登录可以在打开屏幕后实现人脸识别进入,“无缓冲”的使用体验也是笔者在评测期间较为满意的部分。
当然可旋转可触控的屏幕以及支持擦写的触控笔同样是其“生产力”一部分,触控笔的扁平设计很像高考的涂卡铅笔,好处就是扁平外形在长期使用时不会手滑。总的来说,在笔者的生产力范围之内,Surface Pro X完全合格;实际上对于每个用户来说,”按需索骥“才是更重要。
04 高通入局PC端 骁龙本未来可期
高通作为手机SoC市场的领军企业,为何要将业务延伸至PC领域?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实际上随着5G时代的来临,拓展硬件生态、巩固自身优势是每个厂商都会思考的部分。不仅仅高通,曾风行一时的“上网本”也都剑指轻办公这个领域,但传统的轻薄笔记本始终无法解决功耗与便携等根本性的问题。这对于高通ARM架构擅长的”低功耗“来说,无疑绝佳的机会。
早在2016年12月,微软就联合高通推出了Win10 ARM系统,并展示了基于高通旗舰芯片骁龙820的Win10笔记本电脑;此后高通还携手华硕、联想等厂商推出搭载高通骁龙计算平台的”骁龙本“,引发了”骁龙本“热潮。
此外,在5G时代我们也可以预见骁龙计算平台将带来的变革,骁龙8cx 5G计算平台的一大亮点就是采用高通骁龙X55 5G调制解调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G也会为轻办公提供更为极致的连接支持。
对于现阶段的市场来说,平板电脑无论是使用方式还是软件生态,大部分没能摆脱”大屏手机“的局限,在应对一些PC端处理需求的时候不免有些难以招架。高通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最终呈现出的Surface Pro X,客观说它做到了Surface史上的最薄机身和窄边框,并且支持 4G LTE 连接和PC端的工作处理,同时便携特性足够使其成为优秀的生产力工具 。
写在最后
“骁龙本”的相继落地让大众看见了面向轻办公的PC的切实的可行性。高通作为智能手机产业链的上游芯片厂商,在长续航、低能耗以及通信连接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无疑能提升轻办公这一场景下的设备生产力。
Surface Pro X这一产品的落地和量产,覆盖面广阔的应用场景也足够证明高通的技术积累。在面对5G的进程时,高通的入局或许将改变传统笔记本的行业布局,“骁龙本”或许将成为PC领域的重要分支。始终在线、始终连接以及长续航的优势与5G的结合将进一步提升骁龙本的表现,也将引领未来ARM笔记本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