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芯片市场真的是越战越乱,ARM阵营都已经四核与八核齐飞,再加上个Intel X86搅局,导致消费者在买手机的时候,真的是被忽悠来忽悠去,到底买几个核的好,想必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2012年高通是第一家量产了28纳米工艺的移动芯片的厂商,但是受产能的制约,从年初的HTC One S到小米手机2一直供货不足。不过好在这一局面在2012年底得到了解决,于是诸如OPPO Find 5、Google Nexus 4、索尼Xperia Z、LG Optimus G等等使用骁龙APQ8064四核处理器的手机纷至踏来,手机市场一片繁荣的景象。
市售使用高通骁龙处理器的移动终端数量庞大
在与台积电(TMSC)的合作中,高通选择的是HPM HKMG高性能移动计算这一最高标准(另有HP HKMG(high-k金属栅晶体管技术)高性能、HPL HKMG低漏电、LP SION低成本三种标准),该工艺流水线出品的芯片可实现最高1.9GHz主频下保持低功耗,每颗核心最高可达2.3GHz。但也正因为台积电在28纳米工艺这一阶段的流水线划分过多,才导致了开发和生产难度大大提高,也分散了原本就不充裕的产能。
具体到高通参考设计(QRD),骁龙MSM8x25Q和MSM8x30算是当下的两位当红小生,前者是全球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四核处理器,后者虽然只有两颗Krait内核,但性能优于竞品四颗Cortex-A7内核处理器,这一结论大家可以在手机终端上有亲身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