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索尼、爱立信成功合并,成立品牌“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
2004年,TCL与法国阿尔卡特合资成立T&A品牌—TCL-Alcatel
2005年,台湾明基完成了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合并—BENQ-SIEMENS
共同点:三者都是涉及亚洲和欧洲各一手机厂商
不同点:三者在合并或收购后的命运各异
—这是为什么呢?
按时间顺序挨个来说,首先是索尼爱立信。在经过了持续的亏损之后,这个“混血”品牌终于靠着传奇机型T618成功反弹,并一路高歌猛进至今。一方面,索尼爱立信始终坚持双品牌策略,具体来说就是所有SE机型并非同一团队研发,而是根据主销市场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另一方面,就是合作的双方各有特长,索尼拥有精湛的工业设计与出色的外观设计,爱立信拥有坚实的通信技术基础,这样的合作想不成功都很难。
索尼爱立信(2001年)
第二个就是T&A了,这个同样是由两个大厂合作的品牌,并且显然没有索尼爱立信的影响力大,但是至少它还活着。公司从事开发和销售手机,TCL占了55%的股份,其余部份由阿尔卡特持有。不过,合并后的T&A,表现实在一般,仍有待努力。
最后一位就是三大合作中,唯一宣告失败的“明基西门子”了。而距离2005年双方宣告合作之日,“联姻”仅仅只有一年时间而已。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大致归结为如下四点:
1.合作双方的技术实力以及影响力存在差距
2.洲际合作的文化差异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3.没有一款足以改变命运的产品
4.巨大的成本支出使得明基西门子最终走向失败
其实说这些只是想引出真正的主角—惠普和Palm,因为它们已经成为继上述3桩买卖之后,又一“大”并购。之所以“大”,是因为惠普付出了12亿美元现金的代价。那惠普的这些钱,到底花得值不值呢?
很简单,通过分析此前的3个案例,我们发现首先惠普和Palm都是美国公司,几乎不存在“洲际合作、水土不服”的隐患;其次,合作双方的技术以及品牌影响力都不错,一面是拥有强大硬件实力的HP,一面是具备完整软件研发能力的Palm,似乎应该会产生良性的“化学反应”。
再次,惠普虽然说是PC厂商,但其实之前已经尝试过推出手机产品,尽管影响力不大,但还是证明了HP有这个实力。况且在早期的产品外型设计上,HP与Palm都是主做PDA终端,两家公司几乎没有技术壁垒;最后就是资金问题了,尽管Palm是把自己卖掉了,但至少它的亏损还不严重,而且WebOS还是有巨大潜力可挖的。
如此说来,惠普收购Palm还是赚到了?世界上没有简单的是非题,影响事态发展的因素会有很多。合作双方能不能真正做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不是继续固守各自的理念?合作后能否在短时间内推出一款有代表性的产品?等等这些都是需要HP以及Palm思考的问题,消费者当然是希望市场竞争越激烈越好,而势均力敌的强强联手,也能够创造更大的利润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