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手机频道 > 新闻 > 行业 >

2

调查手机贴牌!原是有人欲借刀杀人?

http://www.21cn.com 责任编辑:丛森 【转载】 2005年04月20日 11:37 评论

信产部“不知情”

    就在“调查”使得业界风声鹤唳之际,信产部发言人则表示,对报道中所称的手机贴牌调查行动并不知情。记者同时也未能从国家工商总局证实两部门联合调查之说。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重要商品处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等机构均向记者表示,不清楚相关事宜。

    尽管如此,相关报道已经让一些厂家感到寒意。目前不少国内企业都在按国家发改委的要求申请牌照,但这些企业在未获得牌照之前大多已经涉及到手机生产。

    在手机牌照实行审批制度时期,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甚至停止发放手机牌照,一些没有牌照的厂商纷纷与有牌照的企业合作生产手机,并向后者支付一定租牌费。2003年7月和8月,信产部连续对这一现象发出警告,称将严厉查处借牌行为,但收效甚微。

业内观点

  有人借刀杀人

    按照目前信产部与国家工商总局的表态,查处手机贴牌事件的相关报道就显得有些奇怪。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种观点:整个事件很可能有企业在操纵。

    贴牌,俗称OEM,是国内手机行业的特殊现象,是未获手机生产准入资格的企业曲线入市的一种方式,国内手机市场中出现的贴牌现象已经存在多年。

    简单地说,贴牌其实就是一些企业,自己拿出成品手机,向已有牌照手机企业缴纳一定“租借费”后,贴上后者的商标上市销售。消费者购买水货手机,全出于价廉物美,这属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与走私手机不同的是,一旦购买贴牌手机后,消费者可能最后都不知道找谁维权,像个皮球被厂家踢来踢去。因此贴牌是国内手机产业乱象环生的诱因之一。

    一些企业通过一条简单的生产线,对采购的手机零部件进行组装,以虚假的入网许可证和非正当手机品牌进入市场。这类企业除了一条生产线外,包括售后服务、技术研发等耗资巨大的环节一概缺失。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如此恶劣的手机市场环境,信产部和工商局仍然按兵不动,而此时严查贴牌手机的假消息却满城风雨。此事或许有这样一种可能:某些手机厂商出于生存压力,假借政府之名,行“借刀杀人”之实,倒逼主管部门严查痛斩手机的走私与贴牌行为。

    事实上,一些厂家早就希望政府部门对手机贴牌痛下杀手。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国产品牌手机产销衔接座谈会”上,波导、TCL、康佳和夏新等国产手机厂商联合要求政府对贴牌产品进行查处,称泛滥的贴牌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没有保证,且以低价冲击了市场秩序。

记者观察

  手机乱源:贴牌与水货

    国内的水货手机有两大特点:一是价格便宜而长相与原形一模一样,二是坏了没地儿修。

    同样,贴牌手机的诸多弊端一直为业界诟病,但其市场却有增无减。

    北京的水货手机有两大市场:西直门和木樨园。这两大地区长期以来水货手机泛滥。最流行、最时尚的手机总能在这里找到,且价格一般都会低30%以上,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时尚的满足感。

    但问题同时出现了。为什么市场上会有如此多的水货手机旺销,且行情一直都不错,且主管部门无动于衷?问题还在于,在媒体一再追踪水货手机进入国内市场的踪迹之后,却并未听到调查与斩杀之声。

    在核准制出台后,贴牌手机的两大环节:卖牌企业、买牌企业均被无情地推到了火炉之上,接受市场的烘烤。

    目前,最需要获得答案的问题仍在于:政府对此事的态度,以及如何查禁市场上大量的走私手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产手机厂家负责人告诉记者,水货是所有手机厂商的最大威胁。据他估计,国内一年的水货手机销量有近1000万台。水货手机少缴纳17%增值税,不用承担售后服务成本,因此,其价格要比正规渠道的手机低出30%。

    这位业内人士介绍称,中国手机市场一年的销量近9000万台,但有超过10%的市场份额由水货手机分占。虽然信产部多次开会呼吁打击手机走私行为,但时至今日走私手机仍然猖獗。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 第2页:2
频道热词:chinajoy  vivox9s  iphone7  
视觉焦点
vivo智能手机推荐
vivo  Xshot(X710L/旗舰版)
    TOP10周热门手机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