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月初,华硕高层进行人事调整,原全球副总裁许先越、胡书宾升任集团COO,将与现任集团COO陈彦政共同向CEO沈振来汇报。在公司架构方面,笔记本电脑和桌面计算机部门合并为计算机事业群由许先越负责;另外将手机和平板部门合并为移动事业群,由CEO沈振来亲自负责,华硕称此次调整主要是适应华硕将转型为移动通讯为主的公司的目标。
移动计算的浪潮对每个科技企业都是冲击,然而这种冲击可以成为压力,也可以变成机遇。作为传统PC行业的巨头企业,华硕也在积极寻求转型,他们正在努力让自己从一个电脑行业巨头身份转变成为移动通讯新贵形象。
华硕第一次涉足移动通信还要追溯到2003年,当时华硕推出的首款手机产品叫做AGP-100,拥有2英吋超大屏幕,支持16和弦铃声的豪华配置在当年也算是比较抢眼,只可惜之后的数十年中华硕把更多精力放在了PC产品方面,而移动计算产品一直被华硕所边缘化。
华硕习惯于在每年年初的CES上发布新品,他其实是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的常客,只不过华硕每次发布产品并不会在主展厅内,而是在酒店中单独举办(主要是为了省钱)。2014年华硕在CES上发布Zenfone也宣告华硕正式开始全力进军移动通讯领域,而2015年对于华硕来说也是在移动领域快速增长的一年,从年初的ZenFone 2到刚刚发布ZenFone Zoom,华硕开始不断用产品筑造自己的“移动城堡”。
同样的,华硕在2015年初的CES也进行了新品发布,由于多年来和英特尔的紧密合作,发布的ZenFone 2更像是一台“Mini PC”,4GB的内存Atom Z3580处理器,如果操作系统不是安卓而是Windows,那俨然就是一款标准的“上网本”配置。华硕CEO沈振来当时制定的手机销量目标为2500万台,这个数字对于华硕来说还是不小的挑战。
为了2500万台的目标,华硕在这一年中也进行了不少努力,ZenFone4/5/6对中低端市场进行了很好的补足,而第四季度发布的ZenFone Selfie、ZenFone 2 Laser、ZenFone Max和ZenFone Zoom每一款产品都精准定位了细分市场,同时飞马品牌在互联网模式的探索中也是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精准定位 华硕开始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产品全都有了,如何去卖呢?在沈振来看来,手机产品未来最有价值的渠道分别是互联网销售和运营商渠道,而在华硕产品在台湾地区和印度的互联网渠道都有很好的成绩,互联网本身拥有很高的效率,这对于提升库存周转速度也同样有着极大地帮助。2015年华硕手机在渠道推广方面也是做了很多努力,包括苏宁易购京东商城都和华硕有比较深入的合作,再加上自家的官方商城,华硕电商布局已经非常完整。
我们再来看一下华硕最新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营收1193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32.5亿元),环比增长10.1%。华硕9月营收439.3亿元,环比增长7.6%,同比增长5.7%,为今年单月新高。1至9月累计营收3396.02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约550万台,低于原先预估的600万台,目前来看想要完成2500万台的全年出货量目标并不容易。
从主营PC到移动领域转型并不是那么简单,像联想、惠普、戴尔等厂商,都没有一个特别成功的案例,大家都在艰难地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2015对于华硕来说应该是“移动元年”,这“艘”大船正在顺应海面上的潮流努力转向,2016年它将会全速航行,不断追赶和超远自己的目标。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