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I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让你我丢掉工作
北京时间2018年5月9日凌晨一点,谷歌I/O大会如期而至。对开发者而言,接踵而至的微软Build跟谷歌I/O原来是向其他企业输出焦虑的日子——让它们了解到自己离目前顶尖的人工智能还有多远,未来的方向又是什么?但如果说原来的开发者大会还只是向开发者们输出焦虑的话,这一次的I/O似乎释放了一股对所有人都适用的信号——AI,真的要来了。这让我或多或少有点焦虑,或者用更严重一点的措辞,我有点恐惧。
Hey Google,我们能相信你么
这是谷歌从Mobile First(移动先行)转向AI First(人工智能先行)的第三个年头。(自2016年谷歌秋季发布会算起)在早早拥抱移动计算,享受完PC-移动时代的红利后,谷歌从三年前就开始瞄向了下一次的模式转变。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年的I/O大会上都聊了什么吧:一个支持摩尔斯电码的输入法(G Board)、一个会自动预测输入的邮箱(Gmail)、一个能认出这条街的相机(Google Lens)、一个能跟你对话的语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一个懂你想吃什么地图(Google Map)、一台能自己开起来的汽车(Waymo)、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Android P)……还有重新设计,需要液冷的TPU 3.0。内容听上去很多很杂, 但其实只有一个词,那就是 AI。(更多具体内容请看:谷歌I/O大会召开 新一代安卓系统亮相)
如果你身边有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可能知道曾经银行有这样一份工作——他们负责审计每个人、每家公司的信用评级,这需要巨量的信息统计以及分析;因为职业技能要求甚高,也因此拿着让人眼红的薪水——直到他们被数据库、电脑和互联网取代,职业消失,所学的知识也成了屠龙之技。
而谷歌显然在计划着取代更多的工作。它在I/O大会上更新了谷歌新闻(Google News),它可以识别你关注的新闻并且及时跟进,自动选出你想看的——就像国内的诸多新闻客户端。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智能的为你搭建相关新闻的专题,你的新闻阅读将从“编年体”进化为“纪传体”——不仅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还将同时给你说明起因经过甚至是可能的结果。
当然,这些人类讨厌的重复低效而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些事交给机器人做可能更好,我们能够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在内容的生产上也未尝不是一种人力的解放。
但是,AI的影响不仅仅在可能让你失业这一点。我们在I/O大会上见到了难以置信的“聪明”的AI,它能猜到你想吃什么,想去什么地方,甚至是你下一句想说什么。但人工智能并不是魔术——它的本质还是基于数据的收集建模然后应用。当它越了解你,才能越懂你。
也就是说,最了解你的在未来可能不是你的爱人、你的父母;而是你的手机。在它眼里你形同赤裸——我知道你喜欢的那支球队,爱听的那首歌,也知道你昨晚在酒吧呆到几点才回家。而这一切,全都是经过你的授权允许给它知道的。
说完对自己这点微不足道的担心之后,我试图安慰自己:可能我丢了这份工作也能找到别家,估计更没有多少人会关心在意我的隐私,即时在它眼中我是“赤裸”的也未必有多少人看;但如果这份影响能够波及到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更多的人呢?
2当人工智能可以反过来影响和改变人类
假如说谷歌的程序员觉得炸酱面非常好吃,所以在每一次谷歌地图的推荐里都加入了炸酱面的选项,你觉得会有多少人会因此尝试炸酱面甚至爱上炸酱面。同样的道理,如果它悄悄改变的食谱,它为什么不可能改变你心中对特朗普跟希拉里之间的印象。一如此前掀起惊天波澜的Facebook泄密事件。
Facebook因为隐私泄密引起的波澜至今未消散
可能这也是几乎所有的科技企业都在研发自己语音助手、智能音箱的原因——这无疑是未来里信息的重要入口。如果我们抱着开玩笑的心态去问Siri、Cortana、Alexa还有Google Assistant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得到的答案自然是可以预料的。但还有更多可能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应该相信哪个?真理难道掌握在研发了AI的科技公司手里么?
我不是一个悲观论者,但在今天却产生了一些怀疑。按最美好的情况来想象:所有的公司的足够克制,不会用人工智能来作恶,那结论是不是会美好一些?
从阿尔法狗开始,我们在引以为豪的技艺上又一次输给了人造物,但这并不会让我们更加气馁——毕竟是我们制造了它然后教会了它。但是随后出现的AlphaGo Zero却迅速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在没有被输入任何棋谱残局这种“人类智慧”的情况下,他仅用了数十天的自我学习就打败了人类教出来世界第一的前辈AlphaGo Master,它俩之间的棋局甚至已经不是人类能看懂的了。
而这一次I/O大会上,谷歌又为我们展示了AI的另一个角度。它能帮你预定理发的时间,还能帮你提前定下下周想去的馆子:在对话中Google Assistant表现的与人类毫无二致,无论是腔调还是语义,就连等待时候的无意义的语气助词也都学的有模有样。甚至在第二段的展示中,它表现的比人类更加聪明。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可能是为了增强视频的说服力,Scott Huffman(谷歌副总裁)在结束后强调了对话的真实性。不过这句话反倒让我松了口气,这反而意味着在真实的日常对话里它应该没有现场表现的这么流畅,我相信它肯定也卡住过。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段的表现都接近完美——甚至能够通过图灵测试(注: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的那种完美。在互联网上,它甚至可以替代你,反正在前文中我们也已经说过最懂你的也正是它。
所以,我们正在制造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它拥有超强的运算性能、庞大的用户数据和液冷。还记得我们在一开始说的TPU 3.0么?几乎所有跟Google AI相关的内容都离不开它。如果说我所知道的超算中谁最接近“天网”,那一定是它了。
当然,我所说的很大可能都只是杞人忧天,无论是计算机专家、社会学家还是心理学家肯定已经对此有过成熟的思考。但让这个问题可以被交换、讨论以及批评同样是一件好事。
最后
当然,我们自然也不能因噎废食,可能遇到的问题面前就放弃对AI的探索。I/O大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身影同样是值得骄傲的事,虽然谷歌目前仍然没有回来,但我们依然紧紧跟进着最前沿的技术:无论如何,包括vivo、OPPO、一加、小米、TCL在内的参与了谷歌相关项目的中国厂商值得我们尊敬。另一方面,已经开始研究AI领域的诸如华为、阿里或者寒武纪等企业更值得我们报以敬意——就像那句俗语说的,我们不需要重复发明轮子,但不妨多做几种轮胎。
最后的最后
即使我对人工智能技术如此忧心忡忡,担心不已。但我一边看I/O大会的同时又打开了淘宝——新技术带来的吸引力真的让我放下了担忧反而想着第一时间搞来一台Google Pixel 2XL来领略Android P和AI的魅力。技术本身无罪,更何况这还是最神奇的那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