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传出,苹果公司计划在2026年之前,将超过6000万部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生产任务转移到印度的代工厂。不过,据一位知名分析师克雷格·莫菲特的分析,这一计划可能难以实现。
莫菲特指出,当前的全球贸易争端实际上涉及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对成本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对销售的制约。尽管将组装业务迁至印度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但市场需求的问题可能更为棘手。他进一步表示,仅仅转移组装环节可能不足以规避关税风险,因为iPhone的核心零部件仍需依赖中国的生产能力,而从供应链的整体布局来看,苹果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无法脱离对中国生产基地的依赖。
目前,中国仍然是苹果最大的iPhone生产基地,其在印度的产能仅占全球总出货量的20%。去年8月,有传闻称印度生产的iPhone良品率仅为50%,对此,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的董事长刘扬伟曾公开回应称,如果良品率真的如此之低,他们早就不会继续在印度运营相关业务。这从侧面反映了印度工厂的实际生产水平或许并未达到外界传言中的糟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