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冬天提前来了!距离寒冬还有两个月,我们已经能够从数据上读出这股寒意,三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仅为1850万,同比下滑8%,相比之下强劲对手华为三季度销量猛冲至2740万,增长速度81%,让小米给自己找行业遇冷理由的机会都没有。
这是小米公司五年来遭遇的最大挫败,上一年它还炙手可热,横扫国内厂商,连三星都怕它三分,现在所有的数据都在抛弃它,让小米顿生凉意。截至第三季度今年小米智能手机销量刚刚超过5300万,年内突破8000万基本无望,这样雷军年初制定的8000万-1亿的目标基本落空。而此时华为与小米的份额差距已经增至1.5倍,分析师称华为手机年底销量很可能够触及1.1亿。
小米过冬:杀死你的不是温度是自己
失落宝座的小米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华为强劲的冲击,被粉丝营销和互联网思维包裹的产品价值也开始发生动摇。超高性价比和发烧概念失势之后,“新国货”这道光环并没有让小米重新变的熠熠生辉,相反遭致更多嘲讽,显然小米这套概念炒作手段已然失效,尤其在今年小米转型的紧要关头变的开始失控。
失控的背后往往是运作机制的失效,首先崩塌的是小米在低价策略上的操控,当年小米凭借低价和粉丝营销完成了弯道超车的第一步,让这个品牌尝到了甜头,但也为后期的高端转型埋下了祸根。
早在2014年国内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就已经凸显颓势,但智能手机价格结构也开始出现调整,2000元-3000元和3000元+手机需求出现上扬。第四季度的用户调查也表明价格已经不在决定用户购买选择,整体审美趋向高端市场,然而当年狂热的粉丝想要换手机时,小米却没有一款2000元+的手机拿得出手。
同时过度贴近年轻人和性价比的小米被狠狠贴上“屌丝”的标签,当小米试图通过小米Note提升品牌溢价的时候,却发现连续八次发布会都没能让小米撕下这一标签。销量表现不佳甚至逼迫小米Note退守2000元内市场,小米的高端身份不被认同,不得不说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失败。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失控的局面已经影响到小米4占据的1999元市场,当这个段位有越来越多同样质量甚至高质量产品入局时,粉丝们也开始抛弃小米。不少人在选择1999价位的手机时,一加、荣耀、魅族甚至锤子的考虑顺位都比小米靠前,甚至直接排除小米,短短一年由攻变守,未来攻势会更加激烈。
品牌带来的身份认同在千元机市场感受更为强烈,所以为了弥补高端市场销量上的空缺,小米推出了大量的低端机型。这对于品牌价值的提升无异于饮鸩止渴。同时也不可避免加深大家对小米廉价机的印象,尤其是红米Note2的“屏幕门”之后,连粉丝都救不了它。
与此同时当这个“价格屠夫”大刀伸向其他生态系统时,所过之处往往哀鸿遍野,小米试图复制手机行业的价格手段杀入其他领域时,却忘了相比手机这些生态系统往往更加脆弱,其他厂商接受不了价格选择退出时,你会发现有我无他的生态系统极易崩塌,又为小米生态链埋下祸根。
价格屠夫的失效,粉丝营销的后劲无力以及转型失效仅仅是销量滑坡后小米问题暴露的局部,海外市场专利壁垒的阻隔,线下渠道的乏力甚至出现被新兴价格屠夫裹挟状况都在发酵。小米的冬天已经开始了,却不会很快结束,杀死自己的往往不是寒冷的气温,很可能是颤颤巍巍举起的那把价格大刀。
推荐经销商